讀UCA插畫所那年 – Ep2 人際與獨立
「留學那年」寫作計畫來到第二集。這篇會交代行李失蹤事件的後續,以及分享我初次造訪英國所學到的第一課。
第一篇文章的延伸閱讀:讀UCA插畫所那年 – Ep1 開學在即,我的行李卻搞失蹤
Hello UCA
計程車駛離後,一幢獨棟、外型現代的建築座落眼前。巨型落地窗,從外往內探去,乍看之下像間藝廊。
入口處的職員領著我到住宿組,除了我之外,那裡還有一名來自歐洲的大學部新生。職員安排一位學生志工帶我們到各自的宿舍。一路上,他們兩個隨意閒聊,還不習慣用英文與人對談的我則安安靜靜地跟在後面。
那是一種「明明聽得懂對話內容,卻擠不出半個字」的感覺。讓我回想起自己的國中時代,不曉得語言的進退距離,字字小心翼翼。
關於人際
當時的我鑽牛角尖地認為,自己被差別對待了。
例如,在那位新生的宿舍,志工同學親切地向我們展示廚房的使用方法。換到我的宿舍時,志工僅帶我到門口,確定鑰匙沒問題,就碰一聲關上大門。
不過現在的我,對這件事有截然不同的想法。
一來,我那時根本不說話,對方可能以為我不想交談。二來,早在新生同學的宿舍,就已經教過宿舍配備的用法了,好像沒必要重新示範一次。
審視那個時期的人際互動,發現我偶爾會陷入「是因為自己是外國人嗎?」的濾鏡,並以此來解讀周遭。事後回顧,很多時候似乎是我多慮了。
關於獨立
離開台灣前,有位長輩問我:「在那邊沒認識半個人你怎麼敢去?」
「到那裡就認識啦!」我當時的回應現在想來,非常樂天。
打給爸媽報平安後(順便告知行李失蹤的消息),我在兩坪不到的房間重新整理心情。現階段要處理的是:購買生活用品、額外採買急需品(例如衣服),還有追回行李。
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感覺到這麼手足無措。雖然想哭,但又覺得哭也沒意義。
懷著一絲「學校也許可以幫我」的希望,我走到住宿組。結果在那裡遇到一名有著亞洲臉孔,年紀看來與我相仿的女生。出於一股難以言明的心有靈犀,我們看著彼此,忍不住脫口說出:「Are you from Taiwan?」
太好了!在我運氣最背的這天,宇宙好像聽到了我的吶喊。
於是我可以先把英文擺一旁,繼續放空我崩潰的腦袋,安心地讓這位女生帶我去採買。她還好心地多煮一份晚餐和我分享。
先來念語言班的她,比我早到這裡一個月。席間,我們聊到她的當地觀察。她淡淡地說:「雖然我沒有遺失行李的經驗,但別期待學校會幫你忙。在這裡,很多事情你要自己去處理。」
第一課
因為她的一席話,我放棄尋求學校協助的想法。冷靜下來,謹慎使用筆電僅剩下的電力(充電線在遺失的大行李中),瀏覽航空公司的網站、寫郵件。每天固定撥一通電話給客服——經過漫長的語音、按數字鍵,直到接通。接通後又是另一段旅程,吃力理解陌生口音,努力表達自己的訴求。
一星期後我的行李平安歸來。
這個事件鍛鍊了我在一個地方生活的基本——為自己發聲。畢業以後,舉凡租屋、求職,甚至在機場,我不時面臨到需要自己站出來維護個人權益的時刻。在英國的第一課,我學會不退縮、不怯懦,勇於為自己發聲。
延伸閱讀:UCA插畫研究所Book Project作品 – Flower of Lov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