讀書筆記《人生4千個禮拜》 – 給想要和時間好好相處的你
這是我今年看完的第一本書。這本書讓我充滿鬥志的展開2023,行事曆上的計劃、一天的行程,如街邊的花朵盛放。也是這本書,在我忙碌不堪,發現自己無法100%完成日常目標時,給了我定心的力量。讓我用更健康的心態,看待自己與時間的關係。
三月,受「閱讀配方」的Chelsea之邀,分享我的春日讀物,當時因選擇這本《人生4千個禮拜》,重讀了自己的年初筆記。重溫後,覺得很想分享一篇書摘/心得文。給所有想要重建自己與時間關係的人。
以下設定五個和時間有關的思考主題,順帶精選我喜歡的佳句(粗體字部份)。
一、關於善用時間這件事
你有想過好好利用時間這句話背後的含義嗎?怎樣才算善用時間?
書中提到「我們很難不去判定每個時刻的價值,而主要的依據是看有沒有幫上某個未來目標的忙。」也就是說「善用時間 = 用現在去做對未來有益的事情」
然而,「對未來是否有幫助」真的是衡量事情的最好基準嗎?還有我們要如何確認哪件事對未來的幫助最大?
除了衡量的標準模糊,這樣的價值觀更容易造成「我們的生活永遠在想著未來,擔心事情會不會順利發展。我們感受每一件事的方式是期待日後會出現的好處,因此終日惶惶不安,更不可能體驗到深層時間」的結果。
那該如何使用時間?這也帶領我們進入關於「選擇」的思考。
二、關於選擇的焦慮
「英文的決定(decide)的拉丁字源decidere,意思是切斷,割去不同的可能性。」
前幾週我突然陷入一種深層焦慮,焦慮來源來自我過於飽滿的動力。簡單來說,就是想做的事情太多,但時間不夠。幾個夜晚,我感覺自己像即將被巨大的個人期待吞噬般,讓人措手不及,不曉得該如何應戰。
然而書中提到,做選擇其實是一種肯定,根本算不上挫敗。因為假如我們不必決定要錯過什麼,我們的選擇不可能真的具有任何意義。
「錯過其實不是問題,錯過反而讓我們的選擇有了意義:我們每選擇要花時間做某件事,都代表我們犧牲了其他所有可用那段時間來做、但最後沒做的事。願意犧牲,代表毫不保留地站定立場,投入你心中最重要的那件事。」
聽完是不是突然覺得選擇這件事,變成一件極為神聖的事情。讓我更打起精神的,還有這句話——「你沒有任何權利要求能夠活著,卻得以選擇要如何利用這段時間。這不是很幸運嗎?」
我突然覺得自己幸運無比。
三、關於時間管理
「管理有限時間的核心挑戰不在於如何完成每一件事(那原本就不可能),而在於如何以最明智的方式決定不要做什麼,以及如何不要因此懷有罪惡感。」
想要在時間管理這條路上悠游自得,除了實質的效率管理能力,隱性的心態管理也非常重要。除了明確知道自己想做什麼、為何而做外,勇敢跨出步伐,不因為選擇困難而動彈不得,以及最重要的——不給自己沒必要的罪惡感。都是時間管理路上,能夠走得順心平穩的關鍵。
「你再也無法回頭的時候,焦慮會消失,因為現在只有一個方向可走:你要前進,走向你的選擇帶來的結果。」平穩的心態,來自臣服。
說到臣服,書裡也提到一個有趣的德文字Eigenzeit,意思是本身的時間性,也就是某個流程本身就需要的時間。那些急不得的事情,面試官的回信、政府部門的作業時間,或是你剛開始經營的事業,甚至是難熬的3分鐘等泡麵時間。
臣服與信任每件事本身所需要的運作時間,比什麼都重要。此外,還有一件眾人都需要臣服的事——休息。
四、關於休息
「活在極度高速中,也會產生一股令人興奮的刺激感。正如科學作家James Gleick指出,英文『匆促』〔rush〕的另一層意思是『快感』,這並非巧合。」
我曾經是將忙碌掛在嘴邊的人,後來我漸漸意識到,自己之所以這麼說,一部分是因為忙碌是被社會讚揚的。我不想助長這種為了忙碌而忙碌的文化,因此決心改變。
我試著為自己設定合理的工作內容,時間到了就休息。也非常仔細覺察自己沒有為了工作,而無視個人需要休息的基本需求。
對我來說,內心的平靜比什麼都重要。而我的內心平靜與待辦事項的完成無關。如作者所言:「一旦你不再為了有一天能感到神清氣爽,努力愈做愈多,你就比較容易在令人喘不過氣的大量要求中,在當下找到內心的平靜,因為你不再讓心靈上的平靜建立在處理完所有的要求之上。」
五、關於如何活
「不論是工作、婚姻、育兒或其他任何事,你永遠不會真正知道自己在做什麼,這種感覺令人焦慮。然而,這也讓人鬆一口氣,因為你沒必要為自己的表現感到難為情,也不必叫自己先別從事那些領域的活動:既然你永遠不會感覺自己成為權威人士,那乾脆別等了,放手去做,實現大膽的計畫,不再畏首畏尾、害怕犯錯。再想到其實其他每個人也一樣(不論他們是否意識到這件事),你更是沒什麼好擔心的了。」
讀到這裡的你,腦中閃過什麼事?一直想申請的課程、想了無數次的旅行計畫?因為一些內心阻礙而遲遲不敢做的事情,這是你的sign!(至少讀到這裡時,我的確把這段文字視為我的sign)
如果你是容易受他人聲音影響的人,作者的忠告是:「心靈寧靜與令人振奮的自由感,並非來自獲得認可,而是接受事實:就算你獲得了認可,生活也不會就此令你安心。」既然他人的認可與否,與心靈的自由度無關,我想我們應該活得更貼近自己真正的想法一點。
這本書可以劃的重點太多,我想剩下的就交給大家自己去挖掘。最後我再分享一段做結尾。
「我們無法從生命中提取什麼,無法把這個東西拿到生命以外的地方。在生命以外的地方,沒有一個小容器,〔讓我們〕偷走生命給我們的食糧,存放在裡面。這一刻的生命沒有以外之處。更活在當下的意思,或許只是你終於明白自己別無選擇,只能存在於此時此刻。」